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陕西,面向陕、甘、宁、蒙等地,培养富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备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它教育文化机构从事历史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毕业 5 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师德素养。
目标2: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创新,具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
目标3:能够将学科育人、管理育人与合作育人有机结合;善于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育人活动;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综合育人活动。
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并能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史实,具备发现、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陕北地区的区域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历史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专业素养的养成;接受从事中等学校历史学科教学和教研的系统训练,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研究能力。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政策法规,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等方面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守师德规范,把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作为职业理想。
(3)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依法执教。
2.教育情怀
具有从教意愿,对教师职业和工作有正确的理解;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职业观,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愿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1)热爱中学教育工作,认同教师工作在促进学生自主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专业性。
(2)关爱尊重学生,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扎实技能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全面发展。
(3)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3. 学科素养
能够掌握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方法;知晓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1)掌握坚实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能够应用学科知识分析处理历史教学问题,具有对历史现象良好的理解、分析与思辨能力,掌握学科文献检索和其他信息获取方法。
(3)知晓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跨学科素养。
(4)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初步构建以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法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为主的整合知识体系。
4.教学能力
能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历史学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实践体验和教学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1)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准确理解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内涵和要点。
(2)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和历史学科思维方式培养等学科教学知识,具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教学基本技能。
(3)能依据中学历史课程课标,分析教材地位与作用,把握学情,独立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获得一定的教学体验。
(4)能针对当前中学教学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基础教育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1)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理解德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
(2)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担任或者协助班主任工作;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规律,理解历史学科育人价值,能够将中学历史教学与育人活动有效融合;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能运用历史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2)掌握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有效组织开展主题讨论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历史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1)在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学历史教改前沿动态,选择发展路径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具有终身学习与历史专业发展意识。
(2)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
具有团队意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通过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1)掌握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主动参与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理解人际沟通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具备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2.1师德规范 |
● |
● |
|
|
2.2教育情怀 |
● |
● |
|
|
2.3学科素养 |
|
● |
|
|
2.4教学能力 |
|
● |
● |
● |
2.5班级指导 |
|
|
● |
● |
2.6综合育人 |
|
● |
● |
|
2.7学会反思 |
|
|
|
● |
2.8沟通合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