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要部署,为研究生搭建一个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碰撞学术火花的平台,积极探索中国史学科专业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11月12日,我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延河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白中阳主持,院长王保存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保存院长首先向积极参加学术论坛的各位老师、同学表达热烈的欢迎,对全力支持论坛举办的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延河史学”作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特色学术品牌,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光荣的学术传统,既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新时代学术使命的担当与践行。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本次论坛设有中国古代史与历史文献学、中国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等4个分论坛,共有20位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进行学术汇报,毛光远教授、封磊副教授、陈利宽副教授、李志芬副教授、王建宏副教授、贾鹏涛副教授、薛丹老师、赵志强老师分别担任了论坛主持人和评议人。历史文化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与会同学就“春秋时期死士现象”“汉代政治制度与政局”“敦煌婚俗流转演变”“近代在华韩人社会”“20世纪伊朗史学”“土耳其的国家安全观”“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构建”“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组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自然灾害和军人救助”“中国近现代思想与文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在各分论坛中进行了相互评议和学习交流。各分论坛主持人和评议人老师均就每篇论文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深入的修改意见。


在论坛闭幕式上,各位评议人老师做了学术总结。评议人老师普遍认为,本次论坛的参会文章选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写作比较规范,充分利用了第一手史料,凸显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基础,同时,部分论文及观点的论述还有待于修改和加强,并提出学术研究就是要沟通交流,希望与会同学以本次论坛收获的知识和启发作为新的开始,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展现自己的风采。论坛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本次论坛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勇于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解决学术难题,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合作机制。未来,我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领域,抢抓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机遇,加快推进中国史学科建设,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