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历史团支部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了主题为“游枣园圣地,品革命情怀”的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旨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于实践中亲身领略红色革命氛围,增强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

早上10点,全体同学在枣园门口集合枣园,展开了游枣园活动。为了让同学们对枣园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特任吕悦华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讲解员,跟随着她的脚步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故居,对当时革命先烈在延安的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紧接着大家参观了延安1938和枣园广场,并合影留念。 中午12点左右,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也颇有感悟。

崔增辉同学:在枣园的土窑洞里,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用过的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论持久战》的手稿字迹工整,仿佛能看见无数个深夜里,那束光如何照亮中国革命的方向。窑洞口的石磨旁,讲解员说,当年八路军战士和老乡们一起推磨碾米,石磨转动的声响里,藏着军民同心的旋律。那一刻,历史书里的故事与眼前的场景重叠,我忽然懂得,红色从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一代代人用真心与热血织就的纽带。
何栀嫣同学:走进枣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棵树,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激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枣园,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更看到了革命的信念和决心。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新手,还是那些熟悉每一个角落的老兵,枣园都能让我们找到那一份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回忆。
吕悦华同学:作为讲解员,我对枣园也有一定的了解,时隔多年走进枣园革命旧址时,时光好像慢了下来。老梨树、古枣树交错相依,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青砖灰瓦的院落里,墙缝里钻出的青苔都带着故事感。恍惚间,似乎能看见老一辈革命家踏着晨光从屋里走出,在树下与乡亲们拉家常,那些关于理想与未来的对话,就藏在这古朴幽静的时光里。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培育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我们不仅要在书本中寻找红色革命踪迹,更要在实践中亲身领略红色革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