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21-2022学年)
历史文化学院概况
历史学是延安大学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1988年开始招收专科,1994年招收本科,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9年获批为延安大学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中国史一级学科,2012年获批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13年设立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获批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获批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省内一本首届招生,2019年正式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2020年改为历史文化学院,2022年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我院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经过全院教职工的辛勤努力,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陕北,面向陕甘宁蒙晋毗邻地区,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富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的,具备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学历史骨干教师。
(二)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 、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选、历史教学法、考古学概论等。
(三)在读生规模
我院目前在读本科生共287人,分别为2018级51人,2019级72人,2020级80人,2021级92人。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1年,我院计划招生100人,实际招生83人,实际报到81人。实际录取率83%,实际报到率97.59%。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24人、外聘教师5人,折合教师总数为29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0.21: 1。
按折合学生数295计算,生师比为12.29:1。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0 %;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2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00%。
项目 |
专任教师 |
外聘教师 |
数量 |
比例(%) |
数量 |
比例(%) |
总计 |
24 |
/ |
5 |
/ |
职称 |
正高级 |
4 |
16.67 |
5 |
100 |
副高级 |
8 |
33.33 |
0 |
0 |
中级 |
12 |
50 |
0 |
0 |
初级 |
0 |
0 |
0 |
0 |
最高学位 |
博士 |
14 |
58.33 |
0 |
|
硕士 |
10 |
41.67 |
5 |
100 |
学士 |
0 |
0 |
0 |
|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36,占总课程门数的51.43%。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8,占总课程门数的50%。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8,占总课程门数的50%。
我院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主讲本科课程的校级教学名师1人。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我院历史学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
我院历史学专业获批“延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项目—中学历史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
我院专业带头人人数1人,具备高级职称1人,占比100%。
2021级本科培养方案中,我院学分统计如下表所示。
学科 |
必修课学分比例 |
选修课学分比例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历史学 |
72.78% |
15.38 |
25.44 |
(二)课程建设
我院在“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共设置课程91门,其中公共必修课21门,专业必修课37门(其中专业基础课模块14门,专业主干课模块11门,教师教育模块12门),专业选修课33门(其中专业知识模块24门,特色模块7门,教师教育模块2门)。
(三)实践教学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22届毕业论文,我院24名教师共提供课题数51,专任教师中除在读博士和新入职教师外,其余20位均参与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
2.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我院现有专业见习基地10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72人次;
现有教育实习基地5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51人次;
我院与延安市档案馆签约设立研学实践基地,本学年共接纳学生50余人次。
3.实践教学平台
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我院“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教学平台;
(四)创新创业教育
我院教师王建宏与副处级辅导员李生策担任创新创业导师。
(五)教学改革
2019年我院参与陕西省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2项,王保存副教授参与“延安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获省级特等奖,康华副教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1334”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省级一等奖。2021年,王保存副教授主持的“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批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王建宏老师主持“新四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体系的融合和构建、秦艳峰副教授主持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历史学为例”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院领导情况
我院现有领导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名,占比33.33%。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我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占比33.33%;硕士及以上学位2人,占比66.67%。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我院现有专职本科生辅导员3人,按本科生人数295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98.33 : 1。
专职辅导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占比100%。
(四)质量监控
学生评教覆盖面为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100%。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情况
2022届共有本科毕业生51人,实际毕业人数51人,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100%。
(二)就业情况
截至2022年8月31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2.35%。升学12人,占23.53%。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进入我院学生共13人,其中平级转专业10人,降级转专业3人,占我院21级在校本科生人数比例为14.13%。
六、特色发展
历史学专业从2015级开始,采取小班授课指导的培养方式,积极开展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了高标准的培养方案和配备较强的师资阵容,努力探索高水平优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校内校外实训实践相结合,通过支持学科内教学研讨、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线下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示范课堂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等活动,强化教学团队和课程体系建设。
2.课程体系中,尤其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旨在夯实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的转化,形成了由学长导航、专业导论、学业导师、技能实训、专业见习、教育见习、学年论文、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组成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三段(专业导论—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十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3.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最大化实效,专业依托于市、校两级平台,与地方中学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套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先后在延安、榆林等地建立了41所教学实习基地学校,师范生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度。通过教育实践环节,提升了历史学示范专业学生的教师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及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教师角色。“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对师范生影响显著,部分实习生还顺利考入实习基地就业,部分学生成功考取学科教学(历史)研究生。
4.为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和素养提升,专业与延安市区内中学积极开展合作。一是“请进来”。我院邀请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长安大学冯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黄寿成教授等知名老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并开展“基础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到学院进行教学讲座,本学年,专业邀请中学历史骨干教师举办讲座20余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二是“走出去”。专业组织教师和学生实地观摩中学历史课,参与中学教育活动。
本学年我院王建宏博士应邀参加韩国近现代史学会国际学术会议,应邀参加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开馆国际学术会议
5.积极开展国内合作办学,采用短期交流、“2+2”、“3+2”等多种模式,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历史学联合培养学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6.根据专业与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系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一)存在问题
1.教师及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性高,但后续工作开展扔有待加强精力投入;
2.毕业生考研工作在报名择校等环节,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选择合适的目标;
3.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4.培养方案不完善;
5.教学评价质量制度不完善;
6.协同育人制度不完善。
(二)改进计划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持续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扩大调研渠道,完善培养目标修订机制,优化培养目标内涵,凸显师范专业特色;二是优化课程设置中主动学习、教学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的课程建设。
2.改进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是厘清毕业要求指标点内涵,完善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内涵与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形成直接、明确的支撑关系,构建产出导向的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加强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专题化整合,增强课程内容对师德体验和班级管理能力的支撑。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一是不断完善“四环两翼一体”和“八查四评,两专一究”的质量保障循环机制,特别是评价周期内容、方法、过程、反馈形式等方面的评价制度;二是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完善社会评价体系,丰富达成度评价手段,提高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培养机制,丰富高校、地方政府、中学的合作互动模式,持续推进高校与中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工作;二是加强对双导师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