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历史系教师张志云博士应邀参加“大运河文化论坛”

    发布人:lswh     发布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

    作者:高建国;         核稿:杜林渊


    2018413日到15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北京物资学院联合主办的“大运河文化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来自国内运河沿线八省市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分为“隋唐运河洛阳城市与商业变迁研究”、“隋唐大运河历史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运河沿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发展研究”等四个专题。我系教师张志云博士应邀参加此次会议,提交题为《<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通济渠”命名及方位质疑》的文章,并参与了第一专题小组讨论。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且通济坊南的分渠与其他隋唐文献记载隋代开凿的通济渠洛阳段流经路线并非一致,因此,隋开凿的通济渠洛阳城段并非徐松记载的“通济渠”。

      专题研讨完毕,主办方组织与会学者考察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含嘉仓、回洛仓等。

    地 址:中国·延安·延大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 话:0911-2650581

  • 历史文化学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