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聪 马志鹏 核稿:刘艳
2025年11月19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以“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为主题,组织师生党员观看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该影片是将红色影像与历史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党课,旨在让师生从光影中触摸历史温度,从先烈事迹中锚定初心方向。
观影前,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利宽围绕影片背景讲授了现场党课。他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坐标切入,梳理了从鸦片战争后山河破碎的屈辱,到抗日战争中全民抗争、解放战争中实现民族独立的壮阔脉络,再聚焦到抗美援朝“边谈边打”的关键阶段。他强调,这场立国之战并非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尊严精神的延续,是新中国以钢铁意志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里程碑。
影片聚焦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历程。前线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血火交锋,他们无所畏惧,冲锋陷阵,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谈判桌前,面对敌人挑衅,中华儿女毫不退缩,唇枪舌剑间尽显坚定立场。经过747天的艰苦奋战,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国家搏来和平。近代中国曾因积贫积弱屡屡陷入被动,甲午战争的惨败、八国联军的入侵,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刻骨铭心;而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胜利,彻底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这份胜利背后,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改写近代屈辱史的决心。
观影过程中,不少师生湿润了眼眶。有青年党员表示,看到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时,不禁想起近代史上那些为救亡图存奔走的仁人志士,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慷慨,到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坚守,再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赤诚,一代代中国人对民族复兴、和平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歇。银幕上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近代历史中抗争与坚守的精神,仍在震撼着每一位党员师生的心灵。
观影结束后,师生围绕本次党日活动展开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观影为契机,把对历史的认知、对抗美援朝精神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近代以来无数先烈用牺牲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唯有以坚定信念接续奋斗,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