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林渊,考古学教授,中共党员。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考古)硕士学位。2003年7月至今,执教于延安大学。先后任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秘书、院长助理,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新闻专业设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陕西省历史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领队资格持有者,延安市社科联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考古学与区域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研究专长在于中国古代史,尤其在陕北地区区域考古资料与历史文化研究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古探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在《考古》《文物》《宗教学研究》《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学术探索》《教育探索》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陕北宋金史稽考》专著1部;主编出版《陕北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特色教材1部;论文《南匈奴墓葬初步研究》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三等奖。
积极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多次荣获延安大学本科、研究生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7年以来,10次荣获延安大学优秀本科生、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017年获“延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陕西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延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参与国家、陕西省一流课程各1门。
作为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近3年,先后参与进校历史师范专业认证6次,极大地积累和提升了本科教学管理和认知能力。
积极参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主持完成了“延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延安博物馆展陈大纲”和“榆阳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的编写;2016-2020年间主要参与发掘的“芦山峁遗址考古发掘”获2018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2014年以来主持撰写了“延安博物馆·历史延安”展陈大纲文字部分。